佛弟子应怎样心在态烧香拜佛? 学佛感悟

佛弟子应怎样心在态烧香拜佛?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文化也在不知不觉间浸润人们的生活。一到农历初一、十五或佛菩萨的节日,很多人会去庙里上几柱香,拜一拜佛,再求几个心愿。 从烧香拜佛的目的来说,绝大部分人是求家人平安...
弘一法师的超然伟大与屈原的悲壮高洁 学佛感悟

弘一法师的超然伟大与屈原的悲壮高洁

屈原与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两个巨匠,也是千古文人中思想境界超拔的两颗璀璨星辰。孤高激昂的才情,成就了他们的文化艺术地位;深切的爱国爱民情怀和始终坚持正义的精神,铸就了他们...
学佛的媳妇遇到固执的婆婆用什么打动她 学佛感悟

学佛的媳妇遇到固执的婆婆用什么打动她

孤身一人、身体不好的婆婆在我老公大姐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春节前,大姐一家要回自己的婆家,那婆婆谁来照顾呢?婆婆就想一个人回老家住。为此,老公心里很着急,生怕老人再回老家,没人照顾。 我们夫妻商议决定接...
学佛远离封建迷信  揭秘:农村丧事中“假道士”的生财之道 学佛感悟

学佛远离封建迷信 揭秘:农村丧事中“假道士”的生财之道

在农村老家,但凡有大事小情,红白喜事少不了一种职业“在家道士”,那是十里八乡有名声有地位的响当当人物。他们平时务农,谁家有事,就穿上花花绿绿的道袍,带上法器:唢呐,钹,锣等,坐念唱打,既热闹又让人莫名...
南无观世音菩萨  念诵《心经》感应录 南无观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念诵《心经》感应录

乾隆年间,我与孝廉张艮(音ɡèn)山同住一室。 张黎明即起来诵经。问他,他说:「这《心经》、白衣咒、《高王经》,我家三代信奉受持,累次获得灵验。」 我听说后,也虔诚持诵。这年秋天,哥哥获得乡荐,我获补...
红尘炼心,练的是一颗平常心 学佛感悟

红尘炼心,练的是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多人把它说成是一种处世哲学,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意料之外的结果给予客观、冷静的对待,也有人认为是“无为、不争、知足、不贪”等思想与品质,甚至有人误解为对成败消极对待...
生死无常 因果轮回 人生醉梦之“庄周梦蝶” 学佛感悟

生死无常 因果轮回 人生醉梦之“庄周梦蝶”

(1)是梦非梦 此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已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熟悉环境——公园。我在公园管理处工作。今天是“五一”劳动节,轮我值班。 上图为本文作者工作所在公园一角 我早早来到办公室,看到工作搭档小于早已坐...
五明 佛教知识

五明

传统上古印度的五明学分大、小五明,大五明是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佛教的逻辑)、内明,小五明是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但是,正如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解释的,这五大类远比它们的题目复杂和...
二月初八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祈愿正法永驻,国泰民安 佛教知识

二月初八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祈愿正法永驻,国泰民安

2021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初八,是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忆念伟大的佛陀 学习佛陀的智慧 感恩佛陀的教诲 释迦牟尼佛原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修行从细节做起  不轻易指责他人 学佛感悟

修行从细节做起 不轻易指责他人

看杂志的时候,被一篇文章戳中内心。 说的是,23岁的男孩,第一次去女朋友家。买了当地的特产,还给女孩儿父母奉上3880元的大红包,结果女朋友第二天就要分手。她愤怒地指责男孩,这样的红包数额太低,男孩子...
万法由心造 阿明深习《入法门论》失眠好了 学佛感悟

万法由心造 阿明深习《入法门论》失眠好了

失眠的人貌似有这样的情况,走出一天繁忙,回到家里,本想高床广榻,一夜酣眠,可却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睡觉时思绪像浮云飞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早起昏昏沉沉,身体乏力。长期不能自已,导致精神不能集中,工作...
浅谈佛教队伍中的“寄居蟹” 学佛感悟

浅谈佛教队伍中的“寄居蟹”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吃岂是三言两语能道出其中精华的?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青团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螃蟹……这一系列都与饮食文化有关系。 今天笔者想说说有关螃...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  学佛不要种荆棘 学佛感悟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 学佛不要种荆棘

种在我们心上的荆棘是嫉妒。这是我们人类众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种隐秘心理,却又是诸多烦恼痛苦的最直接原因。 比如,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觉得这个人才能还不如自己,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 还是很反...
学佛修行首戒嗔恚 学佛感悟

学佛修行首戒嗔恚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嗔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
学佛修行者如何修得好福报 学佛感悟

学佛修行者如何修得好福报

在这个世间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福报;有了福报,人的一生就会顺畅,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减少很多的违缘和障碍,一生少病少灾,即使灾祸突然降临也能遇难呈祥,化险为夷。 人有了足够的福报,所做所想之...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学佛感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一般在学佛后都会听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句话。不少人开始对此都不是很理解,内心也没有很深的触动,觉得人身有什么难得的,这地球上不到处都是人吗? 一日,释迦牟尼佛为众弟子讲法时,伸手从地上抓起一把土...
“食物银行”的免费食品被哄抢秒空,再次拷问人性之贪 学佛感悟

“食物银行”的免费食品被哄抢秒空,再次拷问人性之贪

近日,“上海食物银行”的免费食品一经上架瞬间被哄抢一空的视频刷屏了,评论区出现最多的基本上是说“人性经不住考验”以及“好在冰箱还在”这类讽刺的留言。 上海食物银行是上海肯德基在当地街道部门指导下推出的...
学佛者不要陷入一个误区 学佛感悟

学佛者不要陷入一个误区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学佛之人陷入了一个误区,什么样的误区?就是行世俗忍。什么叫行世俗忍?就是老好人,我没看见,我不知道……不能惩恶扬善,使好人受委屈,坏人更加嚣张,不能正确理解佛法,甚至误解歪曲,表...
学佛修行 破除愚痴 学佛感悟

学佛修行 破除愚痴

痴,也叫无明,愚昧无知。《法华经·譬喻品》里清清楚楚的指出:“愚痴暗蔽,三毒之火。” 《菩萨璎珞本业经》:“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人愚之最癖是为我见是理,万法由己量之由是...
因果不昧|她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对吗? 学佛感悟

因果不昧|她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对吗?

大姑子最近负面情绪高到了顶点,哀怨的神色让她的整张脸都布满了褶皱。她的女儿,也就是我的侄女33岁因白血病想不开跳楼了。如花似玉的孩子啊,就这样狠心舍弃了亲人。 大姑子来医院看望她哥(我先生),进门就开...
什么是“开光”? 佛教知识

什么是“开光”?

开光有胜义和俗义之分说。 胜义开光:就是迎请佛陀亲临坛场,对佛像进行加持。胜义开光不是一般的大德高僧就能举行的,只有具备佛陀或等妙觉菩萨道量的巨圣,才能举行。因为只有佛陀和等妙觉菩萨才能与佛陀通达。 ...
无论什么说辞、科学都无法否认的真正佛法 新闻报道

无论什么说辞、科学都无法否认的真正佛法

2021年03月08日 维加斯新闻报 (记者蒋清报导)佛教考道行的方法拿杵上座推翻了千年来在石头上印脚印的虚假圣者,因为石头上的脚印没有人在现场看到是脚踩的,疑是人为打凿出来的。最近,世界上出现了一件...
正法明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音菩萨

正法明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示现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善男子!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过中夜分明相出时,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加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
观音大悲加持法 南无观音菩萨

观音大悲加持法

南无羌佛在说法中说到:“最容易修的,就是观音大悲加持法,祂不需要其它的任何道行圣量,只要具备传承力就够了,当天修,当天成功,第二天就可以召集人,为大家作加持,将其带进境界……观音大悲加持法,最重要的是...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南无观音菩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毗瑟底罗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尔...
观世音菩萨送子感应录 南无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送子感应录

元时,南京刘玉,无子。念诵《白衣经》两年。岳母刘氏,梦见金冠白衣大士带着一个童子来,说:“送圣奴来。”第二天,妻子生男孩,有白胞衣异相,于是起名“圣奴”,施送经书五百卷。 《白衣经纪验》 浙江嘉兴的吴...
释迦牟尼佛开示: 即使没有财富 可以给人七种布施 佛教知识

释迦牟尼佛开示: 即使没有财富 可以给人七种布施

《维摩诘所说经》中记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布施有法布施,即以清净心为人宣说如来正法,令闻者得法乐,资长善根之功。有财布施,此中又分两类:一是内财施,如布施自己的时...
迦旃延尊者公案 布施是根治贫穷的福田 佛教公案

迦旃延尊者公案 布施是根治贫穷的福田

迦旃延尊者在回到舍卫国听闻佛陀说法的途中,见到一位妇人手持水瓶,坐在河边大声啼哭,尊者怕这个妇人因失意的事想不开而投水自杀,就上前问道:「妇人!什么事情使你伤心,为什么在这里啼哭呢?」 「不要你管,告...
学佛修行怎么改掉坏脾气? 学佛感悟

学佛修行怎么改掉坏脾气?

有人问:一个脾气很坏的人,经常控制不住情绪,要怎么样才能控制情绪?有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也告诉自己要用忍辱慈悲去面对,但还是身不由己地发作,这样怎么办? 的确,学佛懂得了道理之后,无论谁都想改掉坏脾气...
来源于佛教的日常用语 佛教知识

来源于佛教的日常用语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着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法华经· 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苦海是由无数恶...
佛弟子求法注意事项 学佛感悟

佛弟子求法注意事项

1、求法是神圣庄严,无比珍贵之事,所有弟子要提前沐浴、漱口、清净身心,着装严谨; 2、任何时间就座时,若上师出现或从自己身边经过时,弟子应即礼拜致意,直至上师离开或示意时,方可再坐下。 3、求见时,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