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闻法共修注意事项 学佛感悟

佛弟子闻法共修注意事项

人身难得,佛法难遇!那么,我们去如来正法道场闻法共修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共修时清净身心,保持坛场庄严,不但是恭敬佛陀说法,也是为了维系同修法缘,以资增长正知正见,与会同修能共沾法喜,同享法量功德。...
佛友 | 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学佛感悟

佛友 | 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如果学佛了,大家在一起的目标,是为了学佛,是为了修行,不是为了拉帮结派,也不是为了攀缘。大家心中有个共同成长的目标,这样关系才能长久。 佛弟子之间,谈论得更多的,是佛法,而不是盯着别人的婚姻、感情、事...
南无释迦牟尼佛  辟罗太子广行布施公案 佛教公案

南无释迦牟尼佛 辟罗太子广行布施公案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一位太子名叫辟罗,顶礼佛足后,合掌问佛:“这世间的人都在追求衣服、饮食、七宝、欲乐、官爵、国土,是否有珍宝反过来追逐人们呢?” 世尊赞叹辟罗王子:“你提出了...
共修的功德无量 学佛感悟

共修的功德无量

共修可以结缘更多佛友,相互支持促进、交流鼓励、修学佛法等,获得共证大成就的良机。曾经共修过,有很大的缘分。 《大智度论》记载如下:阿难尊者看到一个老妇人很可怜,就求释迦佛陀去度化她。佛陀说:她和我没缘...
供养行为意义是什么? 学佛感悟

供养行为意义是什么?

佛菩萨最喜见的是众生依教奉行地去尊重佛、法、贤圣僧三宝,去弘扬如来正法,利益众生,修正自己,自觉觉他。而这些依教奉行,由纯净与虔诚所生发出来的愿与行,就是供养,就是将供养心化为了实际行动。那么,为什么...
对佛菩萨真正供养是什么 学佛感悟

对佛菩萨真正供养是什么

现在,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钱给寺院和住持,认为这样就是虔诚“供养”。 在佛教的《长部第一六大般涅盘经》、《长阿含第二游行经》中,有一段释迦牟尼佛开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对佛供养的故事,可以让很多人去体...
大迦叶和妙贤的三次告别 佛教公案

大迦叶和妙贤的三次告别

大迦叶,本名毕钵罗耶那,是树下生的意思,因他降生在树下,而有此名。 他生长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比释迦佛陀晚生十多年,从小聪慧,厌恶世间欲乐,唯以修道是从。年岁渐长后,父母为他操办婚事,他用了很多种办...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八十八条——第九十条)

第八十八条,认利用布施救灾款行贪。打著布施救灾旗號大量积招资金,而私下把集的款项拿来自己贪得,这都是错误知见,无论是师还是徒弟,贪得一分一厘都是罪业,无论是执行者还是认同者都是错误知见。 第八十九条,...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八十五条——第八十七条)

第八十五条,认小眾生不如大生命。认为救眾生的时候,先救大的眾生,比如那个牛先救,大象更应该先救,这个小鸟不忙救,这个蚂蚁放在最后救,这是错误的。一定要眾生平等。 第八十六条,认不解经文空洞念诵。经文的...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八十二条——第八十四条)

第八十二条,认受学名寺定高僧。认为只要这个人是从某个千人大寺院,或从几千人的大寺院出来的,他一定就是个高僧了,或者看到他是第一名的头榜拉仁巴格西就绝对是高僧,这是错误的。我告诉你们,此人不一定是高僧,...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一条)

第七十九条,认学法闻法人必拿钱换。从古至今都有这种现象,学法的,闻法的,进庙的,首先要拿钱来才行,不拿钱来不要听法学法。以前我在有些寺庙里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动不动就问:「今天你拿来供养没有?没有供养你...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七十六条——第七十八条)

第七十六条,认不可超渡恶鬼。认为只要是恶鬼,绝不能超渡,有这样的认为,就落入错误知见。恶鬼要超渡,不管他有多凶恶,他一样的是眾生,凡一切眾生皆我们修行人慈悲的对象,而且要早早超度,以免他伤害更多好人。...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七十三条——第七十五条)

第七十三条,认依上师五十颂敬假圣师。「上师五十颂」出来以后,导致了非常多的人不敢去反对自己的上师,因为「上师五十颂」有规定,所以无论好的无论坏的上师都不能反对。现在你们要弄清楚,那恰恰是把你们锁住的地...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七十条——第七十二条)

第七十条,认金刚声开示除障不慈悲。认为用金刚声严厉呵斥、指责、点醒愚迷顽固不化眾生的这种开示是不慈悲的,这是错误知见。有的眾生必须用金刚声呵斥他才醒悟得了,否则他执迷不悟。这不是不慈悲,而是真大悲。慈...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九条)

第六十七条,认预言地球定年大难。这个世界上这种传言说法很多,经常都听说,我们这个世界要毁了,什么时候就要爆炸了,水火大灾无法活了,瘟毒降临了,人要死光了,某年某月大难临头了,星球相碰了,这是非常严重的...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六条)

第六十四条,认圣德不敬供方神地神。有的圣德,確实是一个真正圣德,但他不敬不供养方神地神,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很小,算不上什么,这种心態是错误知见。为什么?方神地神有时候比起有些眾生更好更善良,他们本来...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

第六十一条,认大菩萨不生病。认为那些最大的大菩萨不会生病。大菩萨一样的生病,黄檗禪师就是大菩萨,很多大菩萨都生病,弥勒日巴祖师也中过毒,他也是大菩萨,大菩萨同样要病,而且有时候还为眾生得病,维摩詰尊者...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五十八条——第六十条)

第五十八条,认平淡五明是大圣德。一个人五明平平淡淡,但有的人说他某些方面很好,所以是大圣德。这不对,要明白,大圣德是大菩萨,地球上找不到几个,想一想,凭大菩萨的智慧,他的五明竟然是平淡无奇吗?还不如世...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五条,认禪宗才能明心见性。很多人都认为只有禪宗才会明心见性,除此別无二路,这是不对的。任何一宗都会明心见性,修到那证悟程度就明心见性了,悟到了证到了,那才是真正的解脱。 第五十六条,认头上插吉祥...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四条)

第五十二条,认显法最低。 认为显宗的法是最低的最差的,不如密宗,凡有这种认为就落入错误知见。佛法八万四千门各有应机缘起,只要不是邪教而是佛陀说的法就是好法。 第五十三条,认病者不需吃药。认为我们是学佛...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

第四十九条,认皈依受戒后为皈依境。认为今天给你举行了皈依了,也给你受戒了这就是皈依境了,这是错的。皈依境要分三种,皈依境生起次第,皈依境圆满次第,皈依境生圆不二次第。皈依境的生起次第,当场就要看到皈依...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

第六十一条,认大菩萨不生病。认为那些最大的大菩萨不会生病。大菩萨一样的生病,黄檗禪师就是大菩萨,很多大菩萨都生病,弥勒日巴祖师也中过毒,他也是大菩萨,大菩萨同样要病,而且有时候还为眾生得病,维摩詰尊者...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五十八条——第六十条)

第五十八条,认平淡五明是大圣德。一个人五明平平淡淡,但有的人说他某些方面很好,所以是大圣德。这不对,要明白,大圣德是大菩萨,地球上找不到几个,想一想,凭大菩萨的智慧,他的五明竟然是平淡无奇吗?还不如世...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五条,认禪宗才能明心见性。很多人都认为只有禪宗才会明心见性,除此別无二路,这是不对的。任何一宗都会明心见性,修到那证悟程度就明心见性了,悟到了证到了,那才是真正的解脱。 第五十六条,认头上插吉祥...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四条)

第五十二条,认显法最低。 认为显宗的法是最低的最差的,不如密宗,凡有这种认为就落入错误知见。佛法八万四千门各有应机缘起,只要不是邪教而是佛陀说的法就是好法。 第五十三条,认病者不需吃药。认为我们是学佛...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

第四十九条,认皈依受戒后为皈依境。认为今天给你举行了皈依了,也给你受戒了这就是皈依境了,这是错的。皈依境要分三种,皈依境生起次第,皈依境圆满次第,皈依境生圆不二次第。皈依境的生起次第,当场就要看到皈依...
学佛修行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智慧法语

学佛修行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工作压力山大,事业却还不见起色,修行又用不上力,人生为啥这么难?” “真是羡慕那些时常拜忏、打坐的师兄,可惜我的身体实在太差,能参加得了吗?” “都说福气是前世修来的,我现在修还来得及吗?” …… ...
佛陀亲说法音如何稀有难得? 学佛感悟

佛陀亲说法音如何稀有难得?

迦叶佛或更久远佛陀所传的法义,今天的我们是学不到了,而释迦世尊说法虽是无上圆满,但我们现在所学的三藏,基本可以说不全是世尊当年亲说的原意。因为世尊在世时,所说之法没有及时记录,所有经卷都是世尊灭度以后...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错误知见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三条,认大菩萨不如山神护力强。认为某人是大菩萨,但是他的本事不见得大,他保护加持不了眾生,保护眾生还是要山神才行,还是地脉龙神、土地神他们比较起作用,只要这样认为就是错误知见。大菩萨是何等了不起...
吴孟达的梦幻一生 学佛感悟

吴孟达的梦幻一生

谁也想不到,2021年春节的贺岁新片《少林寺之得宝传奇》,竟然是香港著名影星吴孟达48年演艺生涯的最后一部电影。 2月27日,肝癌病魔夺走了达叔的生命。年仅69岁。一代“黄金配角”,“喜剧大师”的人生...
为什么常见千年寺院,难见百年老店? 学佛感悟

为什么常见千年寺院,难见百年老店?

在这个红尘烦扰的世界里,千年寺庙常见,而百年老店却不常见。 北京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据考证,潭柘寺兴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声名远扬。 而北京以“便...
放生,救物命于刀下就是最好的“开门红”。 学佛感悟

放生,救物命于刀下就是最好的“开门红”。

每到逢年过节,对于人们来说是欢天喜地的日子,人人都希望过了这个春节能有个“开门红”,一年之内都大吉大利,但对于很多鸡鸭鱼畜这些众生却恰恰是它们面临宰杀的日子,这很令人伤感和无奈!因此每逢节假日,都会涌...
佛弟子应脚踏实地修行  不沽名钓誉 学佛感悟

佛弟子应脚踏实地修行 不沽名钓誉

最近笔者读了一本好书,讲到如果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心境,摒弃那些不该有的贪欲,那么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