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以大悲之心的次第,首先也要从家人开始 学佛受用

施以大悲之心的次第,首先也要从家人开始

有些事错过了就是永远,有些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美好的时光一闪而逝,如何好好地珍惜当下,把握人生,是值得我们学习一生的课题。 小时候,总骗爸妈说:我没钱;现在,总骗爸妈说:没事我还有钱。 小时候,在外...
真修者重要的是三业付之实践 学佛感悟

真修者重要的是三业付之实践

在佛教的深邃智慧中,了生脱死是每一个真正学佛修行者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我们的行为究竟能否牵引我们去到这一解脱的彼岸,唯有自己内心最为明了。 通过对佛教教义的学习,了知人生充满了无常和苦。我们在尘世中追...
面临选择时,重要的是看什么? 学佛感悟

面临选择时,重要的是看什么?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两个一胖一瘦的小和尚。老和尚每天都叫两个小和尚到附近的镇上去化缘。 从寺庙到镇里有两条路。一条是近路,要经过一片浅溪和一座独木桥;一条是远路,之所以远,是因为要绕过一座山...
佛法包括宇宙间的一切,是佛法在引领科学 学佛受用

佛法包括宇宙间的一切,是佛法在引领科学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科学家等从不同角度去探求佛法与科学的关系,但大都是从主观自我的角度去认识佛教、佛学、佛法,而忽略了佛法客观、真实的本来面目。再就是只从佛教出世法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而忽略了佛教...
学佛修行“面子工程”要不得 学佛受用

学佛修行“面子工程”要不得

从古至今,很多人注重“面子工程”,经常把面子与名誉、地位联系在一起。这些人,对外——要维护自己的好形象,对内——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若有人驳了他的“面子”,那恐怕就有大事发生了。 细细想来,小到...
学会“三借”技术,成就美好人生 学佛受用

学会“三借”技术,成就美好人生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面对难题,我们要学会借力、借势和借智技术,成就自己。 借力,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任何人都不是完人,各有优缺点,因此通过借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优...
纵临雷霆震,莫迁污秽羞。 学佛受用

纵临雷霆震,莫迁污秽羞。

人们都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那如何实现呢? 梳理日程:面对纷繁的社会,规划好时间,从当下安排做起。日程安排越有序,生活就会越井井有条。相反,规划不好日程,诸事都易混乱,自己也易焦虑烦躁。合理安排日程,能...
金庸大侠的学佛之路 学佛感悟

金庸大侠的学佛之路

作家金庸的儿子 19 岁时意外离世,这令他非常痛苦不堪,试图要找到“生与死”的奥秘,于是向宗教寻求答案。 但是世上很多宗教教义都不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他最终转向佛教,虽然也读了几本比较出名的人写的佛书...
从收藏界的造假事件想到的 学佛感悟

从收藏界的造假事件想到的

最近,冲向热搜的竟然是知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公司的裁员事件。谁也没有想到,马未都这个曾经在央视知名教育节目《百家讲坛》讲收藏,讲励志故事,对中国传统文化作深度旅行的名人,到最后自己却成了“...
苏轼的处世哲学 学佛感悟

苏轼的处世哲学

苏轼之所以被后人敬仰,除了他才华横溢的诗词作品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他面对人生困境和挫折,不畏惧,不退缩,勇敢跨越的处世哲学。 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尤以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遗憾,其年轻时经历的“乌台...
科学家的获奖给学佛的你什么启迪? 学佛感悟

科学家的获奖给学佛的你什么启迪?

  从沂蒙山走出的“7—11”科学家薛其坤获得了 202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电性……他用一个个重量级科学发现,助力我国量子科学研...
当代大修行人李相臣的故事 学佛受用

当代大修行人李相臣的故事

有一年四川大旱,很多人祭坛求雨,多日不见一点雨。 有天夜里,有两个人做了同一个梦,梦中有人指点他们,应当去求一个名叫“李相臣”的人签名,只有他才能求得雨来。后来他们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个人,拿到了这...
佛法兴是靠“僧赞僧”吗? 学佛感悟

佛法兴是靠“僧赞僧”吗?

一天,与某位法师谈起对当前佛教界诸多乱象,笔者不禁感叹,末法时期魔强法弱多遭害,众生真是可怜。法师听后说:“末法时期,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 一阵惊愕。这是什么逻辑?当今佛门,破戒僧人比比皆是,邪...
凡事都不要只看到表面就急于下结论或者妄加评论 学佛感悟

凡事都不要只看到表面就急于下结论或者妄加评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量”不仅仅代表了一个人、一件事的热度,而且与金钱画上了等号。流量分分钟可以转化为一张张的钞票。 如何想尽办法博取流量就成了各个“网红”绞尽脑汁的事了。近期一个被多家正规媒体报道...
人生的高度和最终的去处,是一个人的境界决定 学佛感悟

人生的高度和最终的去处,是一个人的境界决定

从无奈的风水大师到矛盾的李嘉诚,有些事值得警觉。 你能看到风景不在于自己有多高,而在于自己站在哪里。 你能走多远不是你的思想有多深刻,而是你的思想是否正确。 —人生最后的高度和最终的去处,不是名气,不...
同体大悲心怀爱众生  一颗仓鼠的眼泪 感悟受用

同体大悲心怀爱众生 一颗仓鼠的眼泪

一颗会叫醒人的眼泪,而且是来自于小动物的,不是人的眼泪。 家里向来不养宠物,因为处理动物排泄物是个问题。但是,姐姐两个女儿跟着同学养起了小宠物,就在这种拗不过小孩盛情的要求下,三年前家中来了新成员——...
“物物而不物於物”,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帮助甚大 学佛感悟

“物物而不物於物”,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帮助甚大

“物物而不物於物。”出自《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意思是若你不怕失去,就不会被控制,反而能更轻松的驾驭。不要害怕失去,你所失的也许本来就不属於你。见过花开就好了,又何必在乎花属於谁呢? 这句话包含的...
历经人生无常,花甲之年终得拜羌佛为师 学佛感悟

历经人生无常,花甲之年终得拜羌佛为师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起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圣迹。有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我要说的是,不管你相不相信,这些圣迹都真实存在过。 (一) 观音菩萨救我合家 38 人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云:“若有...
岁月奔流不息,我们踏实过好今天了吗? 学佛感悟

岁月奔流不息,我们踏实过好今天了吗?

“今日事,今日毕。”言语虽简单,道理却深刻,意在劝人珍惜光阴,做事有条不紊,减少拖延和贻误。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川流旁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也感怀:“人生天地之间...
关於无常对境起修的一些思考 学佛感悟

关於无常对境起修的一些思考

至高无上佛陀师父——南无羌佛在《什麽叫修行》中说法:「要知道什麽是修行,就要明白学佛修行的八基正见。第一基是无常心,第二基是坚信心,第三基是出离心,第四基是实愿心,第五基是精进心,第六基是戒律,第七基...
学佛后,我对父亲最大的孝是…… 学佛受用

学佛后,我对父亲最大的孝是……

我的父亲离世已 22 年了。我虽是已人到中年,将近的父亲节依然勾起了我对父亲浓浓的思念之情。忆往昔峥嵘岁月,一幕幕如烟往事不禁浮现在我眼前。 父亲出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由于家境贫困,没上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