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为什么易被懈怠怪控制? 智慧法语

修行为什么易被懈怠怪控制?

我们的内心像个“动物园” 种种起伏不定的心念 如同动物园里习性各异的动物 其中有一种心理活动是 懈怠 它一旦发作,再聪明的头脑 再有意义的事情 制定再周密的计划 也会被无限期拖延 最后,一事无成 懈怠...
大迦叶和妙贤的三次告别 佛教公案

大迦叶和妙贤的三次告别

大迦叶,本名毕钵罗耶那,是树下生的意思,因他降生在树下,而有此名。 他生长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比释迦佛陀晚生十多年,从小聪慧,厌恶世间欲乐,唯以修道是从。年岁渐长后,父母为他操办婚事,他用了很多种办...
学佛修行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智慧法语

学佛修行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工作压力山大,事业却还不见起色,修行又用不上力,人生为啥这么难?” “真是羡慕那些时常拜忏、打坐的师兄,可惜我的身体实在太差,能参加得了吗?” “都说福气是前世修来的,我现在修还来得及吗?” …… ...
魏善人受污不辩的故事 智慧法语

魏善人受污不辩的故事

常州魏廉访的父亲,乐善好施,精通医术。上门求医的人,不论贫富,都加尽心治疗,不图回谢。对那些十分贫困的病人,反而赠钱送药。遇到远乡来城求医的人,一定先让喝点粥或吃些饼,吃完,才开始诊脉。他说:“这是因...
尤里卡的图画老师 智慧法语

尤里卡的图画老师

有一个前苏联的故事,说很久以前一个小学图画老师在教学生画苹果,转学生尤里卡却画了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老师责问他为什么把苹果画成这样,尤里卡说在他老家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
佛教故事: 镜面王的善巧劝诫, 让臣民不犯所知障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镜面王的善巧劝诫, 让臣民不犯所知障

当遇到别人意见与你相左时,你是坚持己见,还是两厢对比后再做出判断或选择? 当遇到不熟悉的事物,你是退缩不前还是保持浓浓的探知欲?当了解到一种全然陌生的宇宙真谛,但与你自小的认识、经验都违背时,你是全然...
年轻时干事业,年老了再学佛? 顺风顺水的你,为什么要学佛? 智慧法语

年轻时干事业,年老了再学佛? 顺风顺水的你,为什么要学佛?

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身边的亲人朋友一听到你学佛,就以为你的人生遇到了什么挫折或打击,语气中既有同情,又有不解,甚至还会有一丝丝的嘲讽。 也难怪,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比如“得意时儒家...
渡河 智慧法语

渡河

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有许多比丘想渡河去聆听,但是,河边只有一条船。船主告诉比丘们:「我的船已经很旧了,你们这么多人要坐,会很危险!」由于比丘们急着要到对岸听法,根本无视船主的忠告,还是全...
佛陀善巧解说苦的来源 智慧法语

佛陀善巧解说苦的来源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做“优楼频罗”的村落,住在附近的树林里。 当地的村长听说佛陀来了,想到佛陀常教导人知苦、灭苦,心中有着几分的仰慕,也向往能亲自听个究竟,就前往拜见请益...
修行之道及时修行 智慧法语

修行之道及时修行

在《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 有一次,佛陀问身边诸弟子说:「人的寿命有多长的时间?」 一个弟子回答说:「有数日那么长。」 佛陀听了就说:「你还没有进入佛法之门。」 佛陀又问另外一位弟子说...
觉海文集:生死大事 智慧法语

觉海文集:生死大事

在《景德传灯录》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 洞山良价禅师有一次问僧人说:“世间何物最苦?” 僧人回答说:“地狱最苦。” 洞山良价说:“不然。” 僧人便问说:“师意如何?” 洞山良价说:“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
觉海文集:心为画师 智慧法语

觉海文集:心为画师

在《正法念处经》中,有一段经文这么说:“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得种种诸果报。心为一切巧画师,能于三界起众行。”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心能够造作诸业,造出种种的心理活动,招感...
公主的水泡花环 智慧法语

公主的水泡花环

以前有一个国王,非常疼爱公主,将她视为掌上明珠,而且舍不得稍加责骂,凡是公主所要求的东西,国王从来不曾拒绝过。 有一天,下了一场雨,公主正在欣赏雨后的景色,忽然间她的眼睛被莲花池中的景观所吸引,原来池...
学佛应该如何安置经书 智慧法语

学佛应该如何安置经书

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经是法宝,我们众生离苦得乐的法船,所以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对于如何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有所认识,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及成就圣人所著法著等,我们都应该看待比何任珍...
因果故事  王志仁行善得福的故事 因果故事

因果故事 王志仁行善得福的故事

  面相师的预言 安徽省有一王姓商人,名字叫做志仁,年已四十多岁,虽经商得法,薄有积蓄,可是唯一遗憾的是膝下还没有一个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得不忧心如焚呢!世人在所求不遂的时候,常喜欢看相算命,...
科学家惊人发现:行善能延长人的寿命 修行因果

科学家惊人发现:行善能延长人的寿命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是古老的智慧,并非迷信。天上人间,自有其规律。 英美科学家发现因果报应的重大秘密。 据媒体报道,英美两所大学——加德夫大学与德州大学的联合研究显示,“善恶有报”有...
因果不昧  你给別人的一切,都会回到你身上 因果故事

因果不昧 你给別人的一切,都会回到你身上

你给別人的一切,都会回到你身上! 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 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
佛教公案  福慧双修 佛教公案

佛教公案 福慧双修

罗汉托空钵 修慧不修福 从前,有兄弟二人随佛陀出家。哥哥每天精进持戒,打坐参禅,却忽略了随众作务,只勤修定慧,少修福德;弟弟则是勤劳工作,布施济众,广修福德,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律,多有毁犯。后来哥哥...
黄龙禅师与吕洞宾 佛教公案

黄龙禅师与吕洞宾

八仙中有个吕洞宾,别号为纯阳,是由禅宗开悟的,以后奉黄龙禅师之命,生生世世永远为佛教的护法。 吕洞宾因考不取功名,后来做了黄梁一梦,醒来以后就出家去了。他修的是道家,在唐末到五代之间非常有名。他炼就很...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 佛教公案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

宋代文人苏东坡,才华洋溢,堪称文坛上的奇葩。他有一个相知甚笃的方外之交“佛印禅师”。 平时二人在佛学、文学上总不忘相互切磋,但每次老是让佛印禅师佔尽上风。苏东坡心里总觉不是滋味。所以百般用心,想让佛印...
佛教公案  怀珠求乞 佛教公案

佛教公案 怀珠求乞

有一个贫穷的人,穷得无以为生,不得已只好到城里投奔有钱的亲戚。这位亲戚不仅富甲天下,并且高官厚爵,深受国王的倚重,最难得的是他宅心仁慈,乐以助人。亲戚看到穷人来依靠他,叫仆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款待穷...
不盗保财 智慧法语

不盗保财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
破除邪見 智慧法语

破除邪見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
学佛修行  常见己过 智慧法语

学佛修行 常见己过

过去有两户人家,是隔壁邻居。张家的人,大家和乐相处,天天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隔壁李家的人,刚好相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可以说是弄得鸡犬不宁,无法过日子。 有一天,李家的人跑来问张家的人说:“...
知足常乐 智慧法语

知足常乐

民间有这么一则传说: 有一天,仙人吕洞宾突然动了凡心,要来人间渡化众生。他下凡以后,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旁哭泣,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前询问原因。 小孩对吕洞宾说,因为家境贫困,老母生病无钱就医,所...
慈心不杀 智慧法语

慈心不杀

杀生的「生」,是指一切有生命能活动的动物。牛羊鸡狗,蚊虫蝼蚁,固然都是动物,人也是动物之一,不过人类比较有理智,所以為万物之灵长。凡是用刀、枪、毒药,或任何一种残忍的手段,去杀害人或其他的生物,这都叫...
学佛修行之人如何积善转报? 智慧法语

学佛修行之人如何积善转报?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中有一摊是杀猪卖肉的,这位屠夫每天在市场卖猪肉,看到许多人进入寺内,出来的时候都是满面笑容,觉得很奇怪。 有一天,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跟随众人进入寺...
富有的人 智慧法语

富有的人

在美国曾经发生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人在无意中谈到了自己的财富,说他是国内最富裕的人,这些话很快地传进了税务局长的耳朵,局长便派一位税务员去拜访老人,要他说出财富的总值,以便照章征税。 税务员问那个...
阿弥陀佛  无上医王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无上医王

小女于数年前(初中一年级开始迄今高三了)得了肾脏病,因为医治不愈,且家中经济情况欠佳,一度停止治疗,以致拖到去(六十七)年九月间,发现脸部肿起,觉得非常不对,所以又带她去检查。检查结果病情比以前糟糕,...
百丈禅师与野狐禅的公案 佛教公案

百丈禅师与野狐禅的公案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人。“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可见他对禅门的贡献。 一日,百丈禅师说法圆满,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禅师问道:“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答道:“我某甲不是...
佛教公案 | 生死自由的庞蕴一家 佛教公案

佛教公案 | 生死自由的庞蕴一家

年少的庞蕴看着人们追逐名利、尔虞我诈,感到这样的人生没有丁点儿的意趣。他小小的心灵向往着另类的生活,即视富贵功名如浮云草芥、用整个生命来探求人生真谛。 有一次,他听到有个名声响满天下的石头禅师之后,便...

 如何了生脱死?

如何了生脱死? ——本文摘录自《我不愿堕地狱》 学佛修行是为了生脱死,如何了生脱死?如何成就呢?这分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了义,第二部份是修行,第三部份是修法。 了义即是对三藏密典的法义,熟了贯通。修行...

初基闻受法音目录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说法法音开示宇宙真理,是与十方诸佛同体的真谛,尤其是契合不同众生的法缘,为所有学佛修行人指明了一条修行成就、解脱利众的最佳捷径。第三世多杰羌佛是十方诸佛之师多杰羌佛降世,其说法精妙无比...